多动症患儿家长谈药色变!药物治疗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编辑来源:北京六一未来儿童医院 统一预约挂号热线:010-88616166
很多多动症患儿家长一听到治疗,就会想到用药,而儿童正好处在发育期间,对用药安全与否的担忧常常让父母不敢轻易带孩子看病;即使孩子经过确诊,医生建议用药,家长也是顾虑重重!据说也有一部分家长,医生建议吃1片甚至是2片药物,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家长每次都只给吃¾片,明显地没有遵医嘱。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吃了精神科的药后,孩子会变呆,影响孩子的精神和智力发育。再加上这些药的确有令患儿口干、厌食、恶心等不良反应,好多患儿都是吃几天就自主停掉,很难取得显著的疗效。
那是不是所有的患儿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当然不是!4-6岁建议行为治疗为主;7-11岁推荐药物治疗联合行为治疗;对12-18岁的患者,推荐药物治疗为先,行为治疗为后,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当然,除了科学的治疗,孩子的心理康复过程也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多方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药物治疗安全吗?
在近 50多年的使用中,调查发现,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儿童多动症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不会成瘾。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是否治标不治本?
很多多动症患儿在服药后,症状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可是一旦停药后,各种症状便会重新出现,孩子又回到了老样子。对此,有人怀疑,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药物仅仅是让孩子镇静,掩盖孩子的多动症,而没有根治的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药物机制。多动症患儿的神经突触间隙内缺少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传导通路发生障碍,大脑皮层的工作效能减弱,从而造成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而药物是通过提高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而使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正常传递,这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道理一样的。研究表明,药物能够增加大脑活动水平以及觉醒能力,维持工作效能,保持注意力并抑制不必要的冲动,使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为学习打好基础,避免自尊心受损。从这点来说,适当的药物治疗还是有利于多动症患儿康复的。
北京六一未来儿童医院专家介绍,我国近2000万名儿童患有多动症,其中,有50%-6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人期。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患儿的社会功能、达到无症状或症状最小化。
例如:
1. 提高学习或工作成绩,尤其是学习或工作效率,帮助他们提高完成家庭作业或工作的独立性,以及完成的准确性。
2. 改善他们与家长、兄弟姐妹、老师和同伴间的关系。
3. 减少破坏性行为。
4. 提高生活安全性,如不鲁莽行事等。
5. 改善其自尊心。
所以,患儿家长们不要过分排斥药物,遵医嘱服药治疗,让患儿康复才是主要目的。